大橋支座更換現場,圈內為千斤頂
橋墩與橋梁之間的黃色物體就是千斤頂
新更換的支座
328國道寧海線揚州段京杭運河大橋1998年建成通車之后,運營至今,已是第18個年頭。在不久之前的橋梁定期檢查中,養護人員發現引橋的支座已老化變形,如果不及時更換,不但影響橋梁的使用壽命,行駛安全也有隱患。據悉,432個橡膠材質的引橋支座全部都得更換,還不能影響橋面的正常車輛通行。怎樣完成這個高難度的工程?昨天,記者前往現場一探究竟。
橋梁和橋墩間的橡膠墊壞了,引橋支座需要更換
說起橋墩和橋面,老百姓都能明白。可支座是什么,就不是人人都能說得上來的了。“支座,其實就是連接橋梁上部結構和下部結構的重要結構部件。說通俗點,就是連接橋梁和橋墩的一個橡膠墊。它能將橋梁上部結構的變形傳遞給橋梁下部結構,是橋梁不可缺少的一個部分。”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除此之外,支座在緩解車輛對橋梁的沖擊力以及控制混凝土熱脹冷縮方面,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橋梁橡膠支座,看上去就像一塊圓形或方形的橡膠板,它是橋梁上部荷載向下部墩臺傳遞的介質。單個支座在工作狀態下,都要承受上百噸的荷載合力,加之外部環境的侵蝕,橡膠支座就會出現開裂和嚴重變形的病害。
在前不久的橋梁例行檢查中,工作人員發現,這座已經運營了18年的橋梁支座出現了嚴重問題。“開裂、變形十分嚴重;如果繼續任由其發展,橋梁上下部結構都容易出現問題,影響橋梁使用壽命,也有安全隱患。”為了保證橋梁的正常使用和耐久性,揚州公路管理站決定立即啟動對京杭運河大橋引橋部分橡膠支座的更換工作。
橋下更換支座,交通不受影響,千斤頂“頂”起300噸橋梁
昨天上午,記者來到京杭運河特大橋引橋的施工現場。橋面上,車輛仍然川流不息,而橋面下,更換支架工程也在同步進行。
“這座橋每天的通行量十分大。為了不影響交通,我們使用的頂升系統是PLC液壓同步控制系統。采用液壓的方式頂起千斤頂,可以平穩均衡地抬起橋梁,頂出操作空間,讓工人取下老支座,再放上新的支座。”橋下頂起梁片,橋上還要正常通行車輛,之所以能這么做,全靠這套強大的千斤頂系統。
記者沿著施工步道,爬上了高高的橋墩。仔細一看,承擔著重大安全作用的千斤頂,竟然只有成年人張開的一個巴掌大小。“別小看這個小小的千斤頂!一片梁的重量是50噸,整個引橋下有6片梁,梁的總重量為300噸左右;一個千斤頂就能頂起100噸的重量,每片梁上都放置了兩個千斤頂,足足可以頂起200噸,也就是4片梁的重量。”
除了“力氣”大之外,想要橋面上正常通行車輛,橋面就必須保持水平平行,千萬不能一邊高一邊低,這對千斤頂用力的均衡和統一要求非常高。“傳統的頂升工藝,由于荷載的差異和設備的局限,無法根本消除油缸運行時不同步對頂升構建產生的附加力。如果此時橋面仍然通行,有極大的安全隱患。采用這種新方法,可綜合控制力和位移。通俗地說,就是通過液壓的控制,能夠平穩統一地頂舉橋梁,保證頂升的同步性,也就能確保橋面的平穩,可以邊施工邊保障通行。”
圓形支座全部升級為矩形,共需更換432個月底完工
這次更換的支座形狀也有了變化。記者在橋墩處發現,原本的支座是圓形的,新換上的支座則是矩形。工程負責人介紹說,采用矩形支座,主要是為了增大和橋墩、梁片的接觸面積,更有利于力的傳遞以及緩解車輛路過時對支座的沖擊力,延長支座和橋梁的使用壽命。
記者了解到,此次京杭運河大橋引橋共需更換432個支座,預計11月底全面完工。工作人員表示,在梁體同步頂升施工過程中,無需進行交通管制,不影響道路正常交通,請市民放心過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