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江蘇省交通運輸廳獲悉,在交通運輸部近日召開的船舶碰撞橋梁隱患治理三年行動與公路危舊橋梁改造行動銜接及工作情況交流會上,江蘇作為全國唯一交流發(fā)言單位,分享了江蘇提出的船舶碰撞橋梁隱患治理“就醫(yī)六步療法”。
據(jù)悉,江蘇本次專項治理橋梁共1111座,其中跨高等級航道橋梁979座,跨省干線達標航道橋梁132座。高等級航道橋梁占全國跨高等級航道橋梁三成多,航道里程3043公里,常年航行船舶約5萬艘。目前,江蘇高等級航道及省干線達標航道累計排查安全風險隱患1819項,占全國高等級航道隱患排查數(shù)量44.2%。
為更好推進專項治理工作開展,江蘇結合專項治理工作開展實際情況,提出橋梁建檔立卡、橋梁體檢、橋梁體檢報告、橋梁診斷、橋梁治理、橋梁長效機制“就醫(yī)六步療法”。
橋梁建檔立卡,是指收集每座橋梁相關信息,建立“一橋一檔”,并結合交通運輸部橋區(qū)功能信息報送模塊,形成橋梁綜合數(shù)據(jù)庫,實現(xiàn)了江蘇專項治理橋梁“底數(shù)清、情況明”;橋梁體檢,是對橋區(qū)水域航道、水上交通安全風險隱患和橋梁安全風險隱患,開展逐橋排查過程,形成橋梁體檢所需各項數(shù)據(jù);橋梁體檢報告即“橋梁自查評估報告”,是以橋梁體檢為基礎,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判斷形成橋梁自查報告;橋梁診斷,是以橋梁體檢報告為基礎,按橋梁和安全風險隱患重要度,分類分級提出治理方案,最終形成“一橋一策”治理方案;橋梁治理,是以“一橋一策”治理方案為依托,開展“因策施治”工作,把治理方案轉化為行動;橋梁長效機制,是以橋梁提升方案為指導,對橋梁開展巡查、檢測、保養(yǎng)、維護等相關工作,確保專項治理工作成果長效運行,維護橋梁通航安全。
全省各地交通運輸部門結合專項治理工作開展需求,因地制宜、因情施策,創(chuàng)新開展工作,有效推動專項治理工作深入開展。淮安市委托專業(yè)測量機構復核橋梁主要通航數(shù)據(jù);南通市利用二維碼技術為橋梁定位、導航等;南京、徐州等市運用無人機+5G視頻傳輸?shù)仁侄渭涌臁半[患排查”;常州市、蘇北航務管理處等利用多波束、單波束測量設備等開展橋區(qū)水域航道斷面測量;徐州、鎮(zhèn)江、泰州等市及蘇北航務管理處等加強汛期、臺風期間橋區(qū)水域航道水文測量及信息發(fā)布、管控工作;無錫、淮安等市積極開展“主動預警裝置”研究,解決橋梁碰撞安全隱患;鹽城市探索柔性和剛性防撞設施在橋梁防碰撞中運用。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石小磊
校對 李海慧
(文章來源52監(jiān)測網(wǎng),本文轉載自揚子晚報/紫牛新聞,僅用來學習及交流,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