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省交通運輸廳發(fā)布《關于汕頭市澄海區(qū)省道S504梅潭大橋新建工程航道通航條件影響評價的審核意見》。
審核意見指出,汕頭市澄海區(qū)省道S504梅潭大橋新建工程擬在東里橋閘上游約2.2千米處跨越東里河,橋位上距南溪大橋約8千米,橋軸線法線方向與水流流向的交角約14°。工程河段河道彎曲,河面寬約210米,水深條件良好,河床、河勢基本穩(wěn)定;擬建橋梁存在未避開彎道、橋軸線法線方向與水流流向交角較大等情況,不滿足《內(nèi)河通航標準》(GB50139-2014)(以下簡稱《通航標準》)有關要求,但綜合考慮選址的相關因素,并按《通航標準》有關要求,通過采取適當加大通航孔跨徑等措施,橋梁選址符合《內(nèi)河通航標準》(GB50139-2014)要求。
審核意見提到,代表船型根據(jù)《廣東省航道發(fā)展規(guī)劃(2020—2035年)》,橋梁所處東里河航道發(fā)展規(guī)劃技術等級為Ⅲ級。《汕頭市澄海區(qū)省道S504梅潭大橋新建工程航道通航條件影響評價報告》(以下簡稱《航評報告》)論證選用1000噸級貨船(67.5米×10.8米×2.0~2.2米,總長×型寬×設計吃水,下同)、集裝箱船(62.5米×9.6米×2.0~2.2米)等作為代表船型,選用的代表船型合理。設計通航水位《航評報告》關于設計通航水位的評價結論合理。橋位處設計最高通航水位為5.60米(1985國家高程基準,下同),設計最低通航水位為2.15米。通航凈空尺度《航評報告》論證提出橋梁采用單孔雙向通航方案,通航凈寬應不小于122米、凈高應不小于10米的結論。設計方案提出擬建橋梁通航孔跨徑為150米,實際通航凈寬125米,凈高不小于10米。上述尺度滿足通航標準要求。
針對航道通航安全保障措施,審核意見表示,《航評報告》提出的航道通航安全保障措施總體得當。橋梁水中橋墩應充分考慮船舶碰撞風險,設置必要的防撞設施并與橋梁同步建設,通航孔橋墩應按不低于代表船型撞擊力的大值考慮防撞標準。
審核意見要求,為確保工程自身和船舶航行安全,建設及管理單位應按國家有關規(guī)定和技術要求設置助航和安全警示標志。進一步開展航標配布調(diào)整方案專題研究,并配套建設必要的維護及安全保障設施,保證與工程同步建設。工程完工后,橋梁通航孔內(nèi)的鋼便橋應拆除至-3.35米以下,且在現(xiàn)狀河床面以下不小于0.5米,以利航道通航安全。
(文章來源52監(jiān)測網(wǎng),本文轉載自廣東交通運輸廳,僅用來學習及交流,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