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0年年底,我國公路橋梁已達91.28萬座。橋梁安全關系千家萬戶,責任重于泰山,事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經濟社會平穩運行。
因受自然老化、重載交通、氣候環境或自然災害的影響,橋梁服役性能隨使用年限的增加逐漸衰減。近年來,為提高公路橋梁安全保障水平,保障人民群眾安全便捷出行,交通運輸部連續7年將“實施公路危舊橋梁改造工程”列為交通運輸行業更貼近民生實事之一,堅持把功夫下在打基礎、利長遠、求實效上,多措并舉,每年完成一批危橋改造工程,持續提升公路橋梁安全保障水平,扎實推進民生實事走深走實。
2017年至2019年,湖南省組織開展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三年專項行動,實施危橋改造3031座,新發現四、五類危橋次年改造率達100%。
“十三五”期,全國共投入改造資金697億元,改造危橋3.4萬座。在公路橋梁數量增加了13.36萬座、交通負荷持續增長、自然災害不斷增多的情況下,危橋比重由9.8%下降至3.4%。2020年年底,交通運輸部印發《關于進一步提升公路橋梁安全耐久水平的意見》,為“十四五”期公路危舊橋梁改造行動提出新的目標:到2025年,基本完成2020年年底存量危橋改造,實現全國高速公路一類、二類橋梁比例達95%以上,普通國省干線公路一類、二類橋梁比例達90%以上。這將大幅提升我國公路橋梁的總體技術狀況水平。
截至今年10月底,全國共改造公路危舊橋梁7256座,提前完成了2021年民生實事提出的“實施公路危舊橋梁改造5000座”的目標任務。
統籌規劃 全面推進
2021年,交通運輸部將“實施公路危舊橋梁改造工程”列為交通運輸行業更貼近民生實事之一,同時加強排查評估,在全面把握公路橋梁運行狀況的基礎上做好統籌規劃,全面高效開展危舊橋梁改造工作。
據了解,交通運輸部先后印發了《公路危舊橋梁改造行動方案》和《公路危舊橋梁排查和改造技術要求》,組織各省開展危舊橋梁深化排查工作。按“一橋一檔”原則,交通運輸部將橋梁技術狀況評定為四類或五類、承載能力不足、適應性不足等橋梁列入公路危舊橋梁改造計劃。
以危舊橋梁排查結果為基礎,交通運輸部印發了《關于做好“十四五”危舊橋梁改造等三項工程項目庫構建工作的通知》,組織構建了全國普通國道“十四五”期危舊橋梁改造項目庫,并針對新出現的危橋建立了數據更新機制,及時掌握危橋變動情況。
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北京新橋技術發展有限公司研發的危舊橋梁改造管理系統。
同時,交通運輸部新修訂頒布了《公路橋涵養護規范》,對近年來橋梁養護工作經驗進行歸納總結,為橋梁科學養護、科學決策提供了技術保障。根據部署,除集中排查外,各地橋梁管養單位將定期對所轄橋梁進行例行檢查,各省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組織建立了省道和農村公路項目庫,分解年度目標任務,并深入推進實施,取得積極成效。
湖北省集中開展“公路橋梁三年消危行動”,擬用2020年至2022年三年時間,通過省、市、縣三級聯動,完成全省公路現有6108座存量危舊橋梁加固改造任務,集中化解全省公路橋梁運行安全風險;安徽省按照“五年規劃、三年儲備、一年計劃”的前期工作機制,建立了“十四五”危舊橋梁改造工程項目庫,科學制定項目實施計劃,確保危舊橋梁改造工作順利開展;四川省成立工作領導小組,采取項目清單形式,強化省政府對市(州)年度績效目標考核,加大危舊橋梁改造力度,將便民利民舉措落到實處。
安徽省黃山市公路管理服務中心休寧分中心通過對轄區公路橋梁實行“建立檔案、常態管養、適時檢測、及時修建”,確保每座橋梁健康安全。
加強技術保障 提升養護質量
針對公路危舊橋梁改造任務重、涉及廣、難度大、要求高的特點,近年來,交通運輸部持續加大基層技術力量培養力度,由技術支持單位開展了《公路危舊橋梁排查和改造技術要求》宣貫,同時加大對技術薄弱地區的技術支持力度,及時解決危舊橋梁改造工程實施過程中的技術難題,在排查評估、工程設計、施工驗收、效果評估等實施環節,全力為危舊橋梁改造提供技術保障。
施工人員正在湖北省麻城市三河口鎮新建黃土咀橋。有40年歷史的黃土咀橋被鑒定為四類危橋后已被拆除。
不僅如此,各地危舊橋梁改造工程還堅持統籌規劃、動態排查、分級分類、多措并舉的原則,橋梁維修加固技術不斷突破創新,形成了增加體外預應力、增強結構橫向整體性、改變結構受力體系等多方面的主動維修加固措施,大大提高了橋梁的維修加固效果。
在交通運輸部的指導下,各省交通運輸主管部門也以民生為導向,著力提升橋梁養護管理水平,讓群眾出行更加安心、便捷。
其中,內蒙古自治區公路養護部門針對不同橋梁病害采取不同的技術措施,制定相應實施方案,重點改造了201省道諾敏鎮至后興隆段的多座危橋,改善了沿線農牧民群眾的出行條件;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將危舊橋梁改造納入“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加大對喀拉玉爾滾橋等27座危舊橋梁的改造和重建力度,確保項目建設保質保量落實到位;福建省重建了平和縣龍門村鴿溪橋、光澤縣上王文二橋等農村公路橋梁,給村民出行帶來便利,并帶動了當地蜜柚等農產品的銷售;浙江省臺州市堅持普橋普養、特橋特養、危橋精修,探索應用新材料、新工藝和橋梁創新修復技術,快速、有效修復了326省道天臺縣洪疇橋、226省道溫嶺市鳳山橋、322省道仙居縣土竹殿橋等橋梁,保障道路正常通行。
立足本質安全 建立長效機制
實現橋梁本質安全,重點是要建立健全公路橋梁安全耐久水平的長效機制。
交通運輸部公路局在補短板的基礎上立足長遠,要求各省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以危舊橋梁改造為契機,健全完善分級管理責任體系,定期開展橋梁養護檢查、預防性養護和危舊橋梁改造工作,形成長效機制,持續消除橋梁運行安全風險隱患,助力公路橋梁高質量發展,保障群眾安全出行。
此外,該局還加強監督評價,根據各地危舊橋梁改造具體情況,組織開展督導評價,強化動態跟蹤和工作指導,對進度緩慢、改造質量較差的省份進行約談,持續跟蹤工作進展情況,通過整改問題,督促形成公路橋梁運行安全常態化管理機制。
目前,危舊橋梁改造工程已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也形成了大量可推廣、可復制的經驗,逐步提高了公路橋梁總體技術狀況。下一步,交通運輸部公路局將按照交通運輸部《關于進一步提升公路橋梁安全耐久水平的意見》《公路危舊橋梁改造行動方案》工作部署,深入貫徹落實“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督促指導各地持續、深入推進公路危舊橋梁改造工作。
記者 金暉 通訊員 楊曼娟
(文章來源52監測網,本文轉載自交通發布,僅用來學習及交流,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