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橋封閉了,請走旁邊的便道。”在上橫大橋東側橋頭,交通協管員正在進行交通引導。16日上午9時,斗門區蓮洲鎮上橫大橋正式封閉。這意味著有著33年歷史的上橫大橋完成使命,即將被拆除原址重建。重建期間,大橋北側已經建成的便道開通使用。
昨日,記者在現場看到,上橫大橋北側已建成的保通便道已開通使用。該便道全長721米,其中路基段477米,寬度為7米;臨時便橋段長244米,寬度為9米。雙向兩車道通行,設計速度20公里/小時。此外,該便道設置了約1米寬的人行通道,實現人車分流。
始建于1988年的上橫大橋,橫跨澇澇溪水道,橋段長212米,橋面寬7米,雙向2車道通行。對于水網縱橫的蓮洲鎮來說,上橫大橋的開通改變了當地人出行的方式。從擺渡到直通人、車的橋梁,運輸效率大大提升,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
這座“退休”的大橋,已為當地服務了33年。上橫大橋拆除重建的消息傳出后,讓不少蓮洲人感慨不已。“我家小賣部就在上橫大橋邊上,已經幾十年了。”土生土長的何建祥說著,眼里帶著不舍。“舊的不去新的不來,舊橋重建才能更安全、更方便,社會總需要發展。”他說。
珠海市公路事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說,上橫大橋通車多年,存在橋面破爛、橋墩裂縫等多種病害,被定為4類橋,屬于危橋,難以滿足該片區經濟發展和日常出行需求。因此,該橋梁被列入原址重建計劃。
該名負責人表示,新橋力爭在2023年上半年通車。按照規劃,新橋路線總長1140米,橋寬為14米。考慮到該片區車流、人流的出行特點,新橋仍為雙向2車道設計,設計時速60公里,兩側設置較寬的人行道,滿足非機動車和行人通行需求。為提升通航標準,新橋將以內河3級雙孔通航標準建設。
(文章來源52監測網,本文轉載自深圳新聞網,僅用來學習及交流,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