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哈洛金沙江特大橋四川岸錨碇建設創造性地采用地下連續墻作為框架基礎,為世界首創。中化巖土集團全資子公司上海遠方基礎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遠方”)負責該首創型錨碇工藝的具體施工,承擔起這一歷史性建設巨任。
卡哈洛金沙江特大橋四川岸錨碇施工一改傳統機械明挖法,首次將“地下連續墻框架基礎”工藝應用至橋梁錨碇重力受力式結構施工中,錨碇無須開挖,最大程度地節省了工期,提高了建設效率。創新是工程建設提效增質的有效途徑,此次將“地下連續墻框架基礎”引進至橋梁工程建設領域是成熟工藝跨界交流的創新成果。業界將該項世界首創型工藝施工重任交與上海遠方,是對其施工建設履歷與成績的認可,是其施工能力、技術實力、人才儲備的信任,是其在地下連續墻施工領域領頭羊地位的肯定。
卡哈洛金沙江特大橋位于四川省涼山州雷波縣元寶山鄉與云南省昭通市永善縣黃華鄉交界處,為跨越金沙江而設。錨碇框架基礎采用 “地下連續墻框架基礎”。上海遠方負責該工程80幅地下連續墻的施工作業,地下連續墻墻深27m。
該工程采用新型特殊剛性接頭處理工藝,首次實現了地下連續墻全方位連接。與此同時,該工藝為首創工藝,無前人經驗可借鑒學習,需要在施工過程中探索總結方法和經驗,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施工的難度。此外,相比于常規“圓形框架基礎”僅需要“一”型鋼筋籠,為適用于“矩形框架基礎”,配合新型特殊剛性接頭處理工藝的落地,本次施工需加工制作特殊的“T”型、“L”型鋼筋籠,鋼筋籠質量要求極高,制作工藝特殊,加工難度極大。
新工藝,新挑戰,新機遇,上海遠方將緊跟“十四五”規劃,力求在主營業務上做到節能高效、工藝成熟、質量過硬,助推國家基建行業的全面高質量發展。與此同時,集團會全力配合四川交投建設公司開展施工作業,向其提供優質可靠的服務,為卡哈洛金沙江特大橋建立建成提供有力的支持,為世界橋梁工程建設史的發展貢獻一份綿薄之力。
(文章來源52監測網,本文轉載自中化巖土官微,僅用來學習及交流,侵權刪)